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08.11.27
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西螺地區發展,縣府第011次行動主管會報27日於西螺農產品市場舉行,縣府農業處、城鄉發展處、環保局、水利處就「國家級現代化蔬果物流園區」、「垃圾改善措施推動情形、電動蔬果運輸車措施推動狀況及PM10揚塵改善等整合性報告」及「打造百年親水綠軸:濁水溪親水文化園區整體改善計畫」等進行專案報告,積極推動西螺地區各項基礎建設,帶動西螺與雲林的繁榮發展。
推動西螺地區產業、環保、水利及觀光建設上場 縣府行動主管會報移師西螺
雲林縣長張麗善會中表示,西螺果菜市場是全國最大蔬果集散中心,其未來發展是縣府和西螺地區的民眾非常關心的重點,針對西螺市場及地區農業產業的發展,縣政府規劃透過短、中、長期計畫,將西螺果菜市場及周邊產業提升轉型,建置「西螺國家級現代化蔬果物流園區」;短、中期部分將優先西螺市場的改善及現代化、建立友善交易及管理制度、導入低溫交易設施-建構冷鏈系統、發展現代化智慧交易平台等,讓西螺市場轉型現代化,另外長期計畫,將規劃西螺都市計畫南側約136公頃農業區,強化倉儲物流與加工能力、發展成為國家級現代化蔬果物流園區,發揮產業群聚效益,提升西螺農產發展定位,創造就業機會。
西螺果菜市場是全國最大蔬果集散中心
對於攤商、民眾關心西螺果菜市場內車輛造成空氣污染,環保局長黃士漢指出,雲林縣首創全國以訂定自治條例進行果菜市場進出車輛管制作法,為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措施,透過環保署及本府補助加速運輸車輛電動車改裝並延長補助期程至108年12月31日,今年更特別補貼電池租金,另依「果菜市場進出車輛管理自治條例」,管制柴油蔬果運輸車、二行程機車等進入西螺果菜市場,對於違反自治條例的車主,將逕行裁罰,目前場內空氣品質已有明顯改善,懸浮粒子皆有削減50%以上實質成效。
縣政府規劃透過短、中、長期計畫,將西螺果菜市場及周邊產業提升轉型,建置國家級現代化蔬果物流園區
另為有效提升本縣廚餘回收量及處理效能,除目前已於二崙鄉、北港鎮建置生廚餘轉運站、虎尾鎮建置熟廚餘轉運站,今年度更向中央爭取經費規劃於西螺鎮再增設1處廚餘轉運站,由環保局協助西螺公所整體規劃,以區域、集中型方式,集運鄰近鄉鎮市升廚餘資源,進行破碎、脫水等前處理作業,有效提升後端堆肥化處理效能,落實資源循環再利用目標。
鄉親所關心的揚塵改善狀況與因應部分,縣府積極協調四河局持續進行攔水土堤工法,也在防洪林帶等進行植栽或草籽撒播綠覆蓋措施,並透過去化土砂、便道碎石級配鋪設、簡易灑水系統建置、平鋪防塵網、噴灑三仙膠、鋪設稻草等措施,以降低濁水溪沿岸揚塵發生。另每週進行5車次街道清洗,空品不良期間,更加強道路灑水作業。後續爭取109年新風換氣系統補助經費,補助西螺鎮15間學校共計162間教室裝設。據資料顯示,濁水溪沿岸揚塵事件日已由106年的58天逐年下降,108年截至目前為止的24天;由西螺特工測站數據顯示,106年度PM10小時濃度年平均值為89μg/m3,107年度PM10小時濃度年平均值為59.3μg/m3,108年度目前PM10小時濃度46.18 μg/m3,改善達48%。
配合濁水溪揚塵防治及改善行動方案,縣府水利處推動濁水溪親水文化園區整體改善計畫,研提生態濕地及雨水花園增加基地水覆蓋面積,以減少濁水溪風砂之影響。基地位置自西螺大橋下游至國道一號中沙大橋間之濁水溪左岸高灘地,計畫面積約為120公頃。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本計畫區域擁有豐富遊憩資源,包含引西圳、西螺大橋、泰山石敢當、延平老街、西螺福興宮及東市場等,且高灘地生態豐富,植被包含榕樹、構樹、樟樹、烏桕等,生物包含夏候鳥燕鴴、紅鳩、小雨燕、斑文鳥、紅尾伯勞及黑枕藍鶲等,再加上大面積田園地景;因此,本計畫亦將藉由留設生態補償空間供生物棲息,增加棲地復育功能,並串聯相關文化歷史資源及生態資源進行整體規劃。
濁水溪親水文化園區整體改善計畫,預計在基地區域內建構環狀步道總長約3.5公里,建置親水空間面積約2公頃、生態濕地面積約1公頃、生態雨水花園約15公頃及高爾夫球場約15公頃,並新設多處活動空間預期透過拉長遊客停留時間來增加鄰近地方產業的收益;同時保留大面積綠地空間及新植防風緩衝林,藉此降低濁水溪風砂害及周邊聚落揚塵問題,提供地方居民及現地農作物更為適宜的生長環境。除強調濕地生態保育及歷史故事傳唱之重要性,亦將環境解說融入觀光遊憩中,營造多功能的「濁水溪親水文化園區」,更期結合既有自行車道,成為遊憩路網之亮點。